东北人的幽默味道,在贾乃亮的腮红与马丽的
坦率地讲,大多数人对于“东北人”是存在一些偏见的。
一提到东北,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一个字:冷。但一提到“东北人”,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却不止一个字:高大、粗野、彪悍、傻愣、好面子、爱干架、不好惹、不靠谱、穿貂皮大衣、戴大金链子......如此这般,好像都没有多少褒奖之意。
这或许受了不少影视剧的影响,因为在大部分影视作品里,“东北人”的形象总是被塑造得倾向于俗气与霸气。其中的俗气往往从穿着中表现出来,霸气则从谈吐中侧漏出来,给人的感觉就是“东北人没什么品位,却又爱现好面子”。大多数形象都很高大彪悍,脾性却又十分粗野鲁莽,仿佛随时可以撸袖子干仗。
而一些广为流传的坊间说辞,又将大多数东北人塑造成“瞅一眼就能跟你干起来”的野蛮形象。一句“你愁啥?瞅你咋地?”,基本成了“东北人”的一个标签。在许多没接触过东北人的印象里,类似的标签还包括“爱忽悠”、“好面子”、“不靠谱”、“大男子主义”等等。连东北女性给人的印象,也显得“粗俗”、“蛮横”、“直来直去没情商”。
这其实是存在一些以偏概全的偏见的。实际上,只要你在现实生活中和东北人有过接触,类似的标签往往会被这样的词汇所替代:淳朴、热情、豪爽、仗义、率直以及幽默。
就像以赵本山为主的大部分小品和影视剧作品所表现的那样,大多数东北人都比较淳朴豪爽,直来直去很利落。虽然千人千面,不同人对不同东北人的印象有着不同的理解,但有一个标签却可能会是相同的,那就是“幽默”。
说来也是有趣,东北人的这种“幽默”,往往又不太像钱钟书、刘震云文字里流淌的那种带着智慧逻辑的幽默,也不太像周星驰那种无厘头式样的幽默,而更多是一种你很难具体描绘的幽默味道。这种幽默味道集中体现在语言上,哪怕他们不是在讲笑话,仅仅是和你正儿八经地“正常交流”,你也会被对方的东北腔调所夹带的幽默味道所逗乐。
这种幽默味道仿佛是与生俱来的,随便说句什么,听起来都会觉得好笑。这也是为什么,东北腔调的小品更容易逗乐观众,东北人做直播也更容易吸引流量。最新上映的电影《东北往事之破马张飞》,首日票房表现不俗,很有黑马气质,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它里头有很浓郁的东北味道。
该片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北,讲述了几个性格各异的东北青年,从小在老人院长大,因为卷入一场“香港黑社会”操作的倒卖地产的阴谋里,与反派斗智斗勇的喜剧故事。为了实现保护老人院的目的,在与反派对抗的过程中,笑料百出,啼笑皆非。
出演本片五个主要人物的演员里,贾乃亮(饰演男青年成立兵)、马丽(饰演女青年庄骄傲)以及屈菁菁(饰演女青年李静茹)都是地道的东北人,一口的纯正东北腔,让影片的东北味道更加浓郁,自带喜感。
贾乃亮本身的逗比属性,其实就足以让观众发笑了。但在出演本片的时候,他不仅充分发挥了其逗比搞笑的优势,更是将自己“扮丑”,置高颜值于不顾,以一种颠覆过往形象的造型,制造喜感。
马丽给人的印象多半有些女汉子的凌厉,但在本片里,她的女汉子气质虽然犹存,却又多了许多女性的柔情。她对贾乃亮扮演的成立兵十分痴情,即便成立兵喜欢着别人,她也并未放弃。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,即便遭遇坎坷,也仍然抱以执着。在这份对爱情的执着里,她的深情叫人感动,让影片有了令人笑中带泪的温情。她这种刚柔并济的状态辅以喜剧语言与动作的设置,令人印象深刻。
再加上一向比较搞笑的王迅、梁超、曾志伟、九孔等人,让影片的幽默感不仅有东北味道,也有港台风味。当你看着曾志伟、九孔甚至金士杰所夹带的港台风味的喜感,正面刚上贾乃亮、马丽裹挟着的东北味道的幽默感,其所碰撞出来的笑点,足以令人忍俊不禁。
当然了,影片的喜感不局限于语言与桥段的表现,还有不少形体上的笑点输出。鸡飞蛋打一般的打斗,让影片符合“破马张飞”气质的同时,也让影片的喜剧元素变得丰富。透过语言、动作以及情节上的表现,影片的喜剧感浓郁,笑点密集,老少咸宜,很契合春节档合家欢的观影需求。
值得一提的是,影片除了输出喜剧“笑果”之外,也不乏对人文乡情的传递,让人看到有些东西是比金钱更值得守护的。
而里头的感情线,虽说不是那么强烈,也还是能撩拨到观众的感动心弦。贾乃亮饰演的成立兵最终的情感选择,在一定程度上,也传达了爱情的一种要义:请温柔对待那些愿意为你付诸痴情的人。
PS:文字为作者原创,图片均源于网络,欢迎交流~
赞赏
人赞赏
白癜风哪里能治好治疗白癜风好的医生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qianjiangyoumendaxia.com/shcf/71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