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妆已成往事,中国姑娘的钱不好骗了新周
韩国美妆博主Pony凭借出神入化的化妆技巧,获得了无数拥趸。
性价比高、花样多、出新快,这些韩妆过去打天下的利器,却在今天成为刺向它们自己的剑。如今奢侈品故事背书都不管用了,谁又会对一个没有门槛的品牌忠诚?
曾经撑起中国女孩颜值的韩妆,快不行了?
韩国美妆品牌们陷入了关店潮。在韩国本土,悦诗风吟关了15家,伊蒂之屋关了49家,菲诗小铺关了家。这还只是加盟店的数据。再看单品牌直营店,年到年期间,足足消失了家。
而在中国,韩妆品牌也节节败退。
悦诗风吟母公司、韩妆巨头爱茉莉,年在中国关了40家亏损门店,今年预计还要再关闭至少90家。而对家LG生活健康旗下的菲诗小铺,早早于年8月就退出了中国市场。
对资深美妆消费者而言,再提起这些熟悉的品牌,难免会有点恍若隔世的感觉。十几岁的学生党,囊中羞涩的小镇姑娘,灰头土脸的职场小白,都曾靠它们实现“美貌自由”。可如今再提起,大家多半是避之不及的态度。
从什么时候开始,韩妆开始既不叫好又不叫座了?
便宜的韩妆
美了也毁了多少小镇姑娘
往前倒个五年十年,韩妆可是姑娘们梳妆台上最不可或缺的要素。
护肤要用自然乐园芦荟胶,救急用可莱丝“针剂”面膜。第一瓶精华是悦诗风吟绿茶籽,头发的柔顺来自爱茉莉护发精油。好气色全靠爱丽小屋腮红,双唇有梦妆蜡笔口红拯救。VDL高光实现光泽感,toocoolforschool阴影粉化出小脸轮廓。逛完街归家后,再来一瓶芭兰妮卸妆膏,把脸洗干净,明日好上妆。
要问姑娘们为何偏爱韩妆,包装造型可爱、玩法多样少不了,但最关键的还是便宜。
韩妆在中国大火,少不了代购们的猛推。
不知道为什么,那时的朋友圈里总会长出一两个代购微商,甚至一不小心就开始病毒式分裂。一时间,九朵云霜、奇迹马油满天飞,仿佛不曾买过一个,就白糟了村里联的网。
韩流的带货力,亦不容小觑。
以年《来自星星的你》为例,全智贤在剧中所用的两个韩妆口红品牌及色号,在剧集爆红后迅速被扒出,一个立刻全国卖断货,另一个产品销量暴增75%。直到今天,江湖上依旧有“星你色”的传说。
时过境迁,还推韩妆就太跌份了(上图)。后来大家再提“星你色”,晒的都是欧美大牌(下图)。
韩妆火到什么程度?那时的国牌美妆想卖货,都得打日韩泰的擦边球。韩束、韩后、韩熙贞等“看起来很韩”的品牌,都是大胆碰瓷的国货。为了巩固自己的“国际”气质,还时不时请韩国明星代言,一度在线上收获了不错的销量。
那么韩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靠中国养活的呢?
大韩化妆品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,年韩国化妆品出口额突破12亿美元,年高达60亿美元。其中,中国所占的比重逐步攀升,从年的39.1%到年的46.8%,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。
那时的中国姑娘,还没摸到多少化妆的窍门,全靠套公式走天下。粉底要够白,眉毛要平粗直,睫毛长且密不透风,鼻影从眉头到鼻翼不间断,唇色随潮流而变。美是美到极致了,就是不像个真人。
早期的韩式妆容。
如今回头看不难发现,不是中国姑娘选择了韩妆,而是韩流精准收割了她们。而这些曾经让姑娘们奉为干货的化妆手法,随着审美的变迁,也逐渐成为了今天的雷点。
美妆界的ZARA
成也短平快,败也短平快
年,各行各业都注定难过。对于仰赖出口及旅游零售拉动销量的韩妆来说,困境尤甚。
韩国关税厅数据显示,年中国消费者在韩国免税店花费超13万亿韩元(约合亿元人民币),占韩国免税店总营业额的73.4%。韩国三星证券分析师表示,美妆品类在韩国免税店的销售额中占六成。
疫情一来,免税店们要么停业要么提前打烊,对韩妆品牌营收的冲击之大,显而易见。
但其实即便没有疫情,韩妆也早就不行了。
整体数据从年开始往下掉。年韩妆出口增长率还有26.7%,到年猛降至3.6%。对华出口率的衰减来得更早,年是.6%,年是33.9%,到年只剩可怜的14.3%。
韩妆品牌悦诗风吟的营收,从年起呈下降趋势。
韩妆的式微,在当年早有预兆。
销售成绩单漂亮,品牌口碑却不见得有多好。受追捧的多是平价产品,难免存在品质打折扣、妆效不自然的问题。更有人认为,中国人爱的韩妆,都是被韩国人淘汰的产物。
一系列丑闻坐实了这一观点。年,国家质检总局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qianjiangyoumendaxia.com/shxg/133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