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团,春天的腮红附超详细制作步骤
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,日期一般在公历4月5日。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、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,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。
▲青团,春天的腮红。图/网络
食春,还得趁热!
每逢清明,“百团大战”就在中国各个地区激烈上演。
无论是城市中心的网红店,还是小巷深处的老字号,都排满了来自各处的人群,望着一叠叠蒸笼蠢蠢欲动——好像只要轻轻咬上一口青团,就能拥抱一整个春天。
▲这样的团子,谁人不爱?图/网络
不过,青团虽在上海扬名,却是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安徽等南方地区共享的时令之味。
饶是制作方式、形状颜值大同小异,但各地青团还是披着不同的“马甲”,在清明时节集体亮相。
▲艾叶饺子和青团到底有没有区别?图/图虫·创意
在基情深厚的上海、宁波,它就叫青团;来了温州改头换面,花名清明饼;做客南京,则唤作春团或清明团。
至于其他地方嘛——绍兴的清明馃形状各异;福建的菠菠粿因地制宜;苏州的青团子文雅;台州的青餣(普通话yè)考验才华……江南的青团,宛如绿色光谱,画出了一道道和而不同的无边春色。
外皮,一只青团的自我修养
“捣青草为汁,和粉作粉团,色如碧玉”,资深美食博主、青团推手——袁枚短短14个字,让多少人跃跃欲试,想要一探青团制作的究竟。
▲艾叶,青团之绿的来源之一。图/网络
收割“绿植”,榨出青汁,稍加一点石灰水,与水磨糯米粉搅匀拌和,裹上馅,上笼蒸透,刷一层熟菜油或芝麻油,待到出笼,一块块热乎乎的碧玉清香四溢……这是什么仙气飘飘的操作?青团之“青”,又来自何方?
▲捣捣更健康。图/网络
总体而言,具有“青草香气”,又保有各自风味的鼠曲草、艾草、麦苗是青团之“青”的来源。
生命力顽强的鼠曲草,带着田野间甘辛的味道,活跃在浙南地区(如:温州、丽水)。而艾草青团,则在上海、宁波、皖南一带频频出镜。
▲绿色的面团,总是赏心悦目。图/网络
每到清明时节,江南的艾草野蛮生长,清香四溢。
人们将其收割、洗净、焯水、沥干、煮沸、加碱粉、过冷水……去掉艾草苦味、还原清香的奥义,是制作美味的工序,也是考验手艺与用心程度的时刻。
青团制作步骤
用料糯米粉克澄粉90克糖50克艾草泥克开水克玉米油15克咸蛋黄肉松馅材:咸蛋黄10个肉松克沙拉酱克超详细艾草青团(咸蛋黄肉松馅)的做法艾叶洗干净,
焯水加点盐,捞出来过冷水,
放入破壁机打成泥,搅不动的时候加点水,做好的艾草泥大概克左右,备用
市场买的咸蛋,只留蛋黄,洗干净蛋清,把蛋黄蒸10分钟左右取出,趁热压碎,
如图
加肉松和沙拉酱拌匀,揉成20等分的圆球备用
做好的馅料备用
克水煮沸,一次性全倒进90克澄面拌匀,不太热的时候揉匀(用开水是为了把澄面烫熟)取一大盆,放入克糯米粉,50克砂糖,15克猪油或者玉米油,为了颜色好看可以加1克食用碱,拌匀,分次加入艾草泥,揉成柔软面团后加入上一步的澄面团,揉均匀成柔软面团
如图
面团分成20等份剂子,每个45克左右,包入之前做好的咸蛋黄肉松馅,蒸锅垫蒸包纸防粘
每个要光滑,表面不开裂
水开后,放进去大火蒸10分钟后立即取出,表面刷一层薄薄玉米油
冷却后,用保鲜膜每个包起来,常温保
存即可,第二天口感也是软Q的。
因为这个青团是新鲜制作的,所以它的保质期也相对要比较短,吃不完的
也可以用机封袋密封或者用保鲜膜包起来放进冰箱里保存,这样表面就不会干皮,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放进蒸锅里热一下就可以啦。放冰箱里保存大概能保存3~5天,青团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不繁琐,所以小伙伴们做好后要尽快吃完哦。
吃青团注意事项
虽说清明是寒食节,从养生上说还是不建议吃冷青团。因为青团中的糯米冷却后轻易反生,极不利于消化,而且其中的营养结构也会被破坏。
青团的主要成分是糯米,日常在食用清明果的时候要注意好剂量,一天吃一两个就可以了,以免食用过多引起消化不良、肠胃胀的情况出现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qianjiangyoumendaxia.com/shxg/10310.html